前 言
画家作画,各有寄兴。顾天龙瞩意于平凡的人,平凡的景。人物,如洗煤工、藏民、年轻的僧人;风景,如乡间小路、雪山白云、草地牛羊,如此种种。就是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和景,他却是画了又画,意兴盎然。如洗煤工,先后有过三画;藏民和袈裟僧,也各自形成系列,而雪山草场、城市风景,大大小小,总有数十幅之多。这次展出的油画新作,题材仍是这些平凡的人,平凡的景,但画中弥散着的却是只可意会的情感摄受和内美充盈的意趣,画的境界翻然一新。
境随心转,对画家顾天龙来说此言不虚。从巴黎艺术家工作室归来后,他在油画语素中植入了“静穆澄明”的古典画意,因此有了三年前《一切境》油画作品展的画风基调。这些年,顾天龙没有一刻地松懈,又在中国美院油画高研班得到全山石先生的悉心指导,于油画的本体表现上用心体悟,画笔由物象的直写转向物自体的审美观照。所以再画平凡的人和景,弱化了外光的直泄和形体的硬度,增强了色彩的沉厚和笔致的松放,油画的基调也由古典的”静穆澄明”转为表现物自体的“充盈内美”。
这次的进阶,从平凡中见出奇伟,是一次生命美学的唤醒。平凡物事的“内美”在画家笔下不仅得到了抒放,而且发出了自在的光韵。诚如《孟子》所言:“充实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”。平凡的人和景,看似微茫芥子,但因了艺术家的诠释,充盈内美的底色得与大千世界同频重光,一同呈献给观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