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间社 孙芳菲 台南报导】
佛光山慧慈寺2025年“三好系列佛学讲座”首场,3月15日于台南市新市区育乐文康中心举办,邀请佛光山都监院四单书记慧安法师分享对《慈悲三昧水忏》经文的精辟整理与心得,旨在引导大众透过礼忏法门,洗涤内心烦恼与业障,在清明节期间以拜忏功德回向祖先,并进一步感悟佛法中的智慧与慈悲。
在慧慈人间音缘合唱团演唱《人生》之后,首先慧安法师揭橥《慈悲三昧水忏》经名的意义,“慈”是予乐、“悲”是拔苦,即在慈悲清净的定境中,以佛法的甘露水洗涤业障和内心的烦恼,以现出拜忏者本来人性的智慧和福德。其缘起是唐末悟达国师因升起一念骄慢心被宿世冤家找到机会报复,但遇迦诺尊者度化以三昧法水洗疮、化解宿世仇怨,感其殊胜而作忏,使后世众生都能得受法益。
在法会过程中以香花灯供养诸佛菩萨,慧安法师接着阐述三供养的意义和功德。“戒香”使心神安宁、身体洁净、三业清净、多闻妙法;“供养花”能处世如花,见者欢喜,身常香洁,欢喜真理;“灯”象征光明,能使眼睛明亮、事业顺利、获正知见、智慧圆满。
慧安法师说,礼忏者应兴七种心、起四种观,以忏悔三障。整部《水忏》的主轴是“七心四观”及“忏悔三障”。所谓七种心,即惭愧心、恐怖心、厌离心、发菩提心、怨亲平等、念报佛恩、观罪性空。四观即“观因缘者”、“观果报者”、“观我自身”、“观如来身”。慧安法师说:“观因缘果报,先观自身,自己先释出善意。”三障,则指烦恼障、业障和报障。
慧安法师引用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的法语,愿从心生,“发愿”就是“发心”。世间上最宝贵的能源,最殊胜的财宝,不在地底下,不在深海里,不在银行中,不在荷包内,而是在我们的心中。
信众黄淑君感谢慧安法师的细心整理与分享,因此更了解《慈悲三昧水忏》的核心内涵,会以佛光山推动的三好运动“做好事、说好话、存好心”让身口意清净。国际佛光会新市第二分会会长郭孟真表示,要有慈悲心、惭愧心、发菩提心,来发露忏悔、减少贪瞋痴,使身心自在,需要从自身做起。
与会贵宾有慧慈寺监寺知霖法师、台南市议员李伟智、新化国中校长约翰逊雄、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理事陈顺章伉俪、南区协会区委苏姿澐、台南第一督导区督导长黄花蕚,及来自台南新市区、新化、善化、麻豆、佳里等地区的民众,约280人莅临聆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