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法事业 文化艺术
三摩地滴水坊

“滴水坊”名字的缘起——

仪山禅师有一天在洗澡的时候,因为水太热,就叫弟子提一桶冷水来加;加过了以后,弟子随手将剩余的水倒掉。

仪山禅师知道了,就训诫他说:“世间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,你那么轻易的把剩下的水倒掉,太不懂得珍惜了,就是一滴水,如果把它浇灌到花草树木上,不仅花草树木欢喜,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价值。为什么要白白的浪费呢?虽是一滴水,但是价值无限的大。”

弟子听后若有所悟,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“滴水”。后来,他便成为了非常受人尊重的“滴水和尚”。

滴水和尚后来弘法传道,有人问他:

“请问世间上什么功德最大?”

“滴水!”滴水和尚回答。

“虚空包容万物,什么可以包容虚空?”

“滴水!”

滴水和尚从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,心包太虚,一滴水中也有无尽的时空了。

人在世间,福报有多少? 这是有数量的,莫以为自己万贯家财,若福报享尽,仍会一无所有。一个人该有多少金钱、多少爱情、多少福寿、多少享用,等于银行存款,浪费开支,终有尽时,故节用惜福,虽是滴水,皆不废弃,滴水虽微,大海亦是由滴水所成。

 

星云大师回忆:

回想我童年生活的家乡苏北,大家过的苦日子,都是一饭难求,三餐不继,因此对于来之不易的一切,都存有一颗感恩的心。过去丛林的语言里,常常有“十方物”、“十方众生”,表示对来自十方成就的感念;而每到初一、十五,寺院早课必诵〈宝鼎赞〉:“端为人民祝安康,福寿绵长。”以表示对大众的感谢。因为个人生存在这世间上,都要靠着士农工商,各行各业的人士,提供我们生活所需。

但我觉得,感谢十方,不单只是在佛殿里祈求佛菩萨保佑,应该是要走入社会,改善风气,净化人心,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。因此,我提倡施茶、施粥、施书、施医……细水长流的布施,点滴给人,希望施者、受者都能欢喜,彼此两利。

所以,三十多年前,我就在台北普门寺推动“普门大开”的运动,因为那时候,素食者要吃一顿素斋不是很方便,于是普门寺就发起“我买米,你吃饭”,免费请大家来吃饭;而位于松山火车站旁的佛光山台北道场,人来客往很多,则发起“以粥代茶”,每天免费供应平安粥结缘。你来了,我送上一碗粥,代表一杯茶。有人解渴,有人解饥,对素食者而言,都是一个很方便的善举。

此外,为实践佛法所讲的“四恩总报”思想,我则在佛光山全世界各地别分院,设立“佛光缘滴水坊”。滴水坊的命名,源自于“滴水之恩,涌泉以报”之意,以感谢十方大众的成就;另一方面也蕴含滴水禅师惜水如金的训诲。

滴水坊的设立不同于一般商店,不是以金钱来论服务,它就如观音菩萨,并非为了供养才救度众生;滴水坊是一个提供休憩、品茗的地方,借著书香、茶香、绘画艺术,寓教于乐,兼具启发大众惜福、惜缘的功能。

因为我“富”,才能报恩;我“穷”,只想接受别人给予,哪里有办法来报恩呢?当然,不一定是有钱才能报恩,我们说一句话,给人一点服务、一个敬礼、一个笑容、一个合掌,都是报恩。想到我们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都是来自于社会大众的支持,我们能够常常心存感恩之心,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。 


精彩欣赏
活动预告

联络⽅式

服务专线:0510-87376181 服务时间:8:00-17:00 传真电话:0510-87376185 联络地址:江苏省无锡宜兴市西渚镇香林路66号 联络邮箱:fgsdjs@ecp.fgs.org.tw 关注我们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