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间社 林于靖 高雄大树报导】2025-02-02
每年春节,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都会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,推出展览或表演,今年上海推出”华彩绣心韵 细织两岸情—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展”,由中华文化联谊会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、财团法人人间文教基金会、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;上海文化联谊会、佛馆、上海市群众艺术馆(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等联合承办。
春节前夕在佛光艺廊开展,以三大刺绣流派为主题,分别为顾绣、绒绣与三林刺绣,展出40件精美刺绣作品。1月29日至2月1日(大年初一至初四),进入本馆展厅的民众络绎不绝,上海的刺绣展也没有错过。
从左营来的王君豪伉俪,特地在1月31日大年初三前来参观,他表示,对顾绣作品的精致感到惊艳,认为这些刺绣不仅工艺细腻、人物表情生动,色彩搭配也十分和谐,整体效果甚至比画作更要精美。佛馆能够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出来,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并感受这些艺术珍品。尤其在春节期间,这样的展示不仅增添了年节的氛围,也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,意义非凡。
上海独具特色的刺绣工艺珍品,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代表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,展现刺绣艺术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,绝对值得一赏,持续展至2025年3月2日,是春节期间不可错过的文化盛宴。
三林刺绣是上海浦东地区的地方性传统刺绣流派,拥有近800年的历史。这种刺绣以细致的手工技艺和多样的针法著称,运用了逾130种针法以及70多种独特的工艺手段,其中”抽、拉、雕”工艺尤为独特。
绒绣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,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上海。上海绒绣的特色在于厚实缜密的质感、层次分明的结构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。此类刺绣擅长描绘名山大川、古典建筑、城市景观等题材。
顾绣则是专门绣制书画作品的刺绣流派,它巧妙地将宋绣的传统针法与中国国画笔法结合,通过”针代笔、线代墨”的技法,呈现出独具韵味的艺术效果。如捣练图、女史箴图,可看出顾绣的精湛技法与典雅风格,成为极具艺术价值的精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