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光山南屏别院7月21日举行庄严隆重的「甘露灌顶三皈五戒典礼」,恭请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证盟授戒。来自南屏别院、普贤寺、高雄佛教堂、小港讲堂的655位佛光人同来求受三皈五戒。国际佛光会署理会长慈容法师戒会说明,为戒子们解说四弘愿誓、四圣谛、四无量心、四摄法的具体实践。
「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,再进一步就是受戒,受持戒法后要付诸行动,培养福德智慧,在菩萨道上精进」。慈容法师说,因为心念难以掌控,因此要不断学习,慢慢让心熟悉善法。四弘誓愿、四圣谛、四无量心、四摄法是菩萨道的基础。修行四弘誓愿,就是修行「苦集灭道」四圣谛。如何实践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?众生多苦,干扰内心,因此不能安心办道,度化众生就是教他们观因缘法,认识苦谛,就能够安心。再谈到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「集」是苦的因,断烦恼就要灭苦的因,如何断呢?烦恼自身口意来,有各种法门来对治,也就是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、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也就完成了道谛。
四无量心是「慈悲喜舍」,能去除尘垢,端正身心。就像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,幼年特别用心照顾一只嘴喙受损的小鸡,直到鸡只长大能生蛋。所以慈悲不是一时的,也是要长期培养的。四摄法是「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」,能以四摄法待人,就能让对方欢喜,善缘会愈结愈广。
心保和尚恭喜戒子在三宝座前受持三皈五戒,殊胜难得。以三宝为依归,在烦扰的尘世就有了依靠。「佛」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,佛陀在金刚座上悟缘起法,了知缘起性空,烦恼来自执着。懂得该努力时努力,该放下时放下,就能得到自在。每人都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机缘,要肯定自己与佛平等,肯定自己是佛,给自己信心希望。
心保和尚接着说明,「法」是通向解脱的道路,佛陀传下三藏十二部圣典,佛弟子依法修行,身体力行,不起贪瞋痴烦恼,就能到达解脱的彼岸。「僧」就是正信正见的僧团,要经常回到道场发心做义工,做佛教不请之友。能自愿发心,内心就有力量,能持续精进。
心保和尚进而说明戒有在家、出家之分。「五戒」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吸毒,并一一解说。五戒是提醒与保护,而非束缚,透过戒了解如何修行,让身心找到正确依靠。
本次戒会有40位青年皈依受戒,13位青年义工一起护持。心保和尚在会后特别与青年见面接心,勉励他们不忘初心。
正授之前,南屏别院住持妙乐法师讲授认识戒常住,说明戒常住的重要、「常住」的意义、「受戒常住」、佛光山创建因缘等重要观念。戒会后,妙乐法师提醒戒子,这场戒会是聚集很多因缘、善知识等互相成就的,这只是一个开始,还有很多历程,要把感动化为行佛行动力。要持续发菩提心,向佛道前进,一起共成佛道。
本次戒会有不少全家福,卢德龙、洪靖乔伉俪带着10岁与5岁的孩子,一家四口欢喜来受戒。全家一起受戒是洪靖乔的心愿,因为全家一起受戒,就有共同的目标,共同的话题,共同在生活中践行佛法。
林永和、蔡佩芬、林宸牟一家三口都来受戒。他们因为散步走到南屏别院,受到邀请成为义工,因缘成熟来受戒。他们希望有更多人来受戒,让社会更稳定,更安和乐利。
正逢暑假,孩子有时间,蔡缇湄和2个女儿一起受戒。蔡缇湄分享在戒坛的感动:「当杨枝甘露洒在身上时,感觉身心灵都被净化了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