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讲人:李瑞腾教授主讲
2023年7月23日上午9:00-11:00,佛光祖庭大觉寺举行了以“文学星云”为主题的人间生活法座会,法座会由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评议委员会主任委员、现任中央大学文学院研究员、前台湾文学馆馆长李瑞腾教授主讲。
星云大师曾言:“我在持续一生的自学过程里,深受文学陶冶,也以文学写就自己的人生。”
一、文学如何融入和影响大师的一生?
谈到星云大师,李腾瑞教授口若含珠,强调语言说一说就过去了,文字般若则能留存世间供人学习。星云大师一生著作多如浩瀚海洋,才思集如来之神笔,作不朽旷世巨作,恒古长今,语言道理通俗,浅显易懂,文字有穿透力鼓舞人心。台湾作家林清玄对大师着有“浩瀚星云”之称。李瑞腾将大师的著作誉为“集佛学大成的百科全书”,取之无尽、用之不竭,乃佛学与文学汇聚的“无尽藏”。
李教授表示,文学对星云大师的一生影响深刻。大师生逢乱世,没有正式上过学,也没念完佛学院,12岁出家,1944年到常州天宁寺参学,焦山佛学院半工半读。大师年轻时就已奠定了对文字及文学的热爱,一生写作不辍。1949年渡海到台湾,一生饱受磨难,满身病痛——50余年糖尿病病史,糖尿并发眼底钙化,导致视神经受损及心肌梗塞、肾脏积水,他没有因病放弃文学创作,与病为友、笔耕不辍、口述如章,将毕生的智慧写在笔下。大师说:“我最大的志愿是以文字来弘法,因为文字超越时间、空间。”
李瑞腾教授述说,文学对于星云大师而言,是玉岚法师口中的“你必须在做中学”这一谆谆教诲,弘法利生生涯中,文学是星云大师传播佛法的载体。星云大师圆寂后,留下395册,4000万字的《星云大师全集》这部不朽的旷世巨作,从中更可以读懂文学是星云大师的法身所在,星云大师成就了文学,文学也成就了星云大师。
二、大师文学作品赏析
李腾瑞教授谈到星云大师著作:《回归佛陀本怀》提出要把佛理和其他传统文化融通起来,创新佛法的表现和传播方式,
《玉琳国师》为历史小说,有想象有虚构;主要记述玉琳国师一生事迹,出版后反应激烈,多次再版印刷应大众需求,后拍成电视剧、电影。《海天游踪》是一九六三年,大师首次访问印度新德里,天气酷热无比,每晚睡不著觉,趴在地上写的全程日记,属旅行作品。涵盖大师从大陆至台湾,走向世界五大洲弘法历程。《百年佛缘》,《释迦牟尼佛传》以文献和体悟为基础的传记,《佛光祈愿文》等等作品,李教授一一详情并茂,指出每部作品的独特之处;星云大师文学理念的实践,“以文化弘扬佛法”的开山宗旨,并手写口说,“在阅读中,你是在读星云大师的一生啊。”
三、文学星云与我
李腾瑞教授作为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评议委员会主任,为该奖项的评选做出了重要贡献,同时,在该奖的评选过程中,李教授感受到星云大师作品中的无尽义理。
最后,李腾瑞教授作出总结,勉励大众:“题材无所不在,佛法无所不在。”并指出:文学乃至佛法的意义,在于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,要以文学为外衣,以佛义为内涵,为社会作出贡献。这也正是文学星云的核心和关键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