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谚言:“一瓶不响,半瓶晃荡。”
幼读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经常见到“谷”字,并奉“谷”若乎神明,当时对谷为何物尚朦胧费解,及后不断研修,方始有了皮毛之领略,所谓“虚怀若谷”,正是教导后世要把心灵放入“虚”“空”,自居卑下的地位。江河能从涓涓发源,引得万川齐汇,浩荡奔流,正因河床位置最低,所谓“水向低处流”,一个懂得谦卑的人,深具礼贤下士的风度,正像弥勒佛那样笑口常开,大肚能容,则万流归入瀚海矣。
——选自《人间福报·副刊》
民谚言:“一瓶不响,半瓶晃荡。”
幼读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经常见到“谷”字,并奉“谷”若乎神明,当时对谷为何物尚朦胧费解,及后不断研修,方始有了皮毛之领略,所谓“虚怀若谷”,正是教导后世要把心灵放入“虚”“空”,自居卑下的地位。江河能从涓涓发源,引得万川齐汇,浩荡奔流,正因河床位置最低,所谓“水向低处流”,一个懂得谦卑的人,深具礼贤下士的风度,正像弥勒佛那样笑口常开,大肚能容,则万流归入瀚海矣。
——选自《人间福报·副刊》